昨天,赖老师回到了小镇,马不停蹄地便赶往了会剧场——在这里会剧团和会昌采茶戏团两团集合,正紧锣密鼓地为第二天的首演做着准备。“我大概是全世界看过《暗恋桃花源》最多遍的人。”这是赖老师看完排练后和大家说的第一句话,但这一次的全新组合还是让赖老师感觉很不一样。
今天,年轻的他们全新演绎
《暗恋桃花源》会剧场版
首次亮相会昌戏剧小镇!
会剧团×采茶剧团
年轻的他们,上演别样感动!
《暗恋桃花源》的年纪,比他们大部分人的年纪都要翻上一番。二十出头的他们,却要演绎近80年前的故事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就连剧中的“导演”也从“自己的故事”“家父的故事”,变成了如今“祖父的故事”。
而台下坐着的,有不少会昌周边的居民,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看戏的,也有许多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的同学们。越来越多年轻的朋友走进剧场,为《暗恋桃花源》而来。
时至今日,当大幕拉开,秋千上的青年男女再次唱起那首《追寻》,还是会给我们历久弥新的感动。
而当赖老师近四十年之久的话剧作品,加入采茶戏的元素,既有经典的独特魅力,也为会剧场的舞台带来新的生命力。这是一次新的舞台冲击,不仅是年轻演员的新新力量,更是演绎形式的创新升级。
当《暗恋桃花源》遇上非遗独韵,对会昌的观众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,而对全国各地来到会昌的朋友,更是一份仅此可见的惊喜!
悲剧?喜剧?悲喜一瞬入桃源!
那些人生的无常和追寻……
舞台上,是两个剧组抢场地的一出闹剧,
现代悲剧《暗恋》遇上了古装喜剧《桃花源》。
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故事,是一辈子的追寻。
长达四十年的书信不通,音讯全无,
让那个大时代下的两人被冲散了。
无常,无奈。
当人的一生只剩下一个遥远的回忆,
当分隔四十年之后,
与只出现在梦中的人再次重逢。
那长久的沉默,和几欲夺眶的泪水,
也说不尽这四十年的一切,
只能化成几句:
之凡……这些年……你有没有想过我?
我写了好多信到上海去……好多信……
后来我大哥说:__“不能再等了。
再等……就要老了。”
我先生人很好。他真的很好。
看似是悲剧的《暗恋》,
在最终却也有些许圆满的瞬间。
长久追寻之后,寻到的不仅是错过的人,
更是寻到了如何面对无常,
继续开启生活的答案。
而《桃花源》呢,
以一出“武陵偷人”的桥段开启。
加入采茶戏之后的“武陵三角”更是爆笑加倍!
热热闹闹的锣鼓点,在戏曲乐段中把台词唱出,让人看着忍不住地沉浸其中。
矮子步、扇子花、单长水袖**,**
一个个大招接连放出,让人看得目不暇接。
原来“桃花源”还能这么玩!
相信这一定是每个看过《暗恋桃花源》的人,
第一次看这个版本时的内心所想。
嬉闹之后呢?
“桃花源”更深处,是每个人虚实相生的人性。
老陶寻找的是远大的抱负,是春花向往的生活,是一处避世而美好的世外桃源。他曾打开过这扇门,但最终却是寻不到的“桃花源”。
春花渴望幸福的爱情,美满的家庭,她以为自己能寻到,老陶身上得不到的,或许袁老板可以吧,但她寻寻觅觅,努力过,却还是陷入了一地鸡毛。
而袁老板呢,看起来是拿到了“简单速通副本”,原本生活惬意,却没想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被自己“作”没了。到头来是一场空,尽显唏嘘。
看似是喜剧、闹剧的《桃花源》背后,
却也是无奈的悲痛。
当《暗恋》+《桃花源》,便成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。就如剧中的台词一般:
《暗恋》导演:我看你的喜剧我很伤心!
饰“老陶”的演员:你不说我也不说……我看你的悲剧我很想笑!
而戏中戏之外的,执着寻找“刘子骥”的陌生女子,赶着下班的剧场管理员……那些随机刷新出的NPC,每个人背后或许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。或是喜剧,或是悲剧。
而悲喜交错,便是《暗恋桃花源》核心的主题,
就如我们的人生一般,是复杂的,是多面的。
当你走进剧场,看一出《暗恋桃花源》,
或许就会豁然开朗,
带着戏剧给予的能量,继续各自的生活。
感谢走进剧场的每一位观众,
感谢你们来见证《暗恋桃花源》会剧场版的诞生。
夏天,这出悲喜交错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,
欢迎你带着你爱的人,一起来剧场,
看一看这个绽放了四十年依旧如此精彩的故事。
剧照摄影:丘春硕
《暗恋桃花源》首演成功!
感谢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家人,
共赴这场“戏剧桃花源”!